苏州冲出一个准独角兽——新元素医药-商品期货
不久前,新元素医药宣布完成超6亿元人民币的D轮融资,由凯泰资源领投,达晨财智、华金投资、乾道团体、新毅投资等跟投,成为今年以来最大一笔创新药融资之一。
至此,新元素医药已经完成了6轮融资,总融资约12亿元。经投资界多方核实,新元素医药估值已破30亿,相比于一年前估值增进了50%。背后也站满了着名投资机构和产业大佬——红杉中国、丽珠医药、元禾控股、熙诚金睿、倚锋资源等。
这对于创新药企来说是一个起劲的信号吗?“医药投资领域已经太久没有好新闻了”一位投资人忍不住叹息。
化学博士归国创业
融资6轮,超12亿元
新元素医药的故事,要从一位归国创业的博士提及。
1995年,来自江苏的小伙史东方获得英国诺丁汉大学药物化学和有机化学博士学位,导师为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也是年销售10亿美元抗脑瘤药的发现人——Malcolm F.G. Stevens教授。
随后,史东方又来到美国奥斯汀德克萨斯大学攻读药物化学博士后,师从Laurence H. Hurley教授,原美国《药物化学杂志》副主编及美国化学会药物化学分会主席。
先后追随两位名师,史东方最先从实验室走向了商业天下。1999年,他去了旧金山湾区的医药公司Genelabs Technologies任高级研究员一职,一待就是7年。随后,他又去了另一家美国着名制药公司Metabolex任高级研究员,事情了6年。
在外洋医药市场浸染了十几年,史东方逐渐意识到,海内创新药市场与外洋的差距,加上海内的集采政策,利润大部门流到到外洋的创新药市场。
“做一款来自中国的全球商业价值的好药”,这样的想法油然而生。2012年,史东方回国来到苏州,开办了新元素医药。
创业初期,史东方注重到,全球市场缺乏疗效佳、毒性低、病人可以耐久使用的抗痛风药物,便将重点放在了慢性痛风的代谢性疾病领域。
研制一款创新药并非一件易事。医药行业就盛行着“双十定律”,即一款新药从最先研发到获批上市,需要经由10到15年的时间,破费至少要10亿美元——这注定是个苦差事。
近年来,大多Biotech是什么能赚钱就做什么,走的广撒网蹊径,史东方则推许“少即是多”的理念。他曾公然示意,与其做十成一,宁愿管线结构少一些,也要确保药物的乐成率。停止现在,新元素主打的是治疗慢性痛风的1.1类创新药——ABP-671。
事实证实,史东方赌对了。近几年,全球痛风药物市场规模稳步增进。2016至2019年保持复合年均增进率5.5%的增进,预计到2030年全球痛风药物市场规模到达77亿美元。
宽阔的市场远景吸引了一众海内药企结构,新元素的ABP-671希望靠前,即将进入临床Ⅲ期,仅次于恒瑞医药的SHR4640、信诺维的XNW3009、缨黎药业的YL-90148。
与之而来的另有众多资源的入局。停止现在,新元素医药完成了6轮融资,总金额跨越了12亿,除了本次高达6亿的轮融资外,C轮融资金额超3亿元,B 轮融资亦高达3000万美元,投资方包罗了丽珠医药、红杉中国、达晨财智、元禾控股、高特佳投资、凯泰资源、倚锋资源等。
其中,凯泰资源更是从A轮,延续5轮押注到D轮。合资人李显示意,作为新元素医药最早的机构投资人,史博士和团队的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让人印象深刻。
倚锋资源CEO朱湃则坦言,新元素并不是一家被普遍关注的公司,在其细分赛道内对照着名,是一家异常低调的公司。仅有开端二期临床数据,集中的痛风治疗小分子管线,在那时的投资环境来看是不性感、缺乏“故事性”的标的。“然则,从首创人对于疾病及机制的明白,药物平安性的考量,以及团队扎实并高效的执行力认可,我们决议介入新元素的C轮融资。”
史东方透露,此次D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完成治疗慢性痛风的创新药“ABP-671”在全球及中国的要害性临床研究。
一个起劲的信号
恒久以来,医药投资被以为是一个长坡厚雪的向阳产业。2019年前后,上交所科创板的第五套上市尺度,铺开了上市的闸门。只管许多医药企业还没有成熟的盈利模式,但已经登上了二级资源市场,市值大多涨到200亿人民币以上,投资机构也收获数倍收益回报,缔造了一个个造富神话。
刚刚,武汉现场签约500亿-香港期货
但从2021年下半年起,行业迎来亘古未有的震荡,在集采、疫情等重重压力下,生物制药公司的业绩难以为继。加上海内创新药同质化严重,研发用度高、不确定风险大,创新药泡沫最先破碎,包罗A股、港股的创新药板块连续调整,破发逐渐成为常态。
医药行业的造富神话被打破了,非医疗基金陆续退场,医疗投资赛道险些被冰封。有的机构已经砍掉了整个医药组的投资团队,不懂医药的人已经不敢投了,创新药一词更是闻之色变。
“实在这对于医药行业的良性生长是件好事。泡沫破碎,浪潮褪去也带走了一些投契者。”一位深圳投资人如是剖析。
今年,情形依旧没有好转。受地缘政治摩擦、美联储加息等宏观因素等影响,叠加出海受阻、年中最先的医疗反腐等产业现状,生物医药一二级市场投融资整体仍继续出现下行趋势。
凭证医药魔方数据,住手今年Q3,整个医疗康健领域一级市场共发生1154起融资事宜,整体融资金额约1286.6亿元,不及去年融资总规模的一半;另住手Q3,仅14家创新药企完成IPO,融资规模约108.7亿元,不管数目和规模均与去年同期相去甚远。
在云云逆境中,新元素医药一举获得6亿融资,并非易事。朱湃示意,“类似新元素这样扎实深耕焦点几个管线,集中攻克单一疾病的大单品的公司的价值被市场看到并认同,这对于整个行业的生长来说是好的趋势。在市场蓬勃的时刻,这类公司可能容易被淹没,但当潮水退去,这类公司的闪光点和真正价值便会展现出来。”
在回归理性的历程中,投资人的审美也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医疗产业投资人强调,往细分领域、医药产业上游走,另有医药公司的造血能力是重中之重。
清科资源孙增平也以为,相比于看不到商业落地的生物手艺类公司,资源加倍注重临床真实需求、解决临床痛点问题,尤其具有创新性的、国产创新偏向备受关注。
朱湃弥补道:“对于项目而言,除了保持需要的信心,创新药企在融资渠道上要思量多元化融资工具,同时理清企业自身定位,聚焦优势领域,思量清晰商业化模式,合理订价估值,要想清晰早前几年企业估值疯涨的情形很难再现,企业估值可以小步快跑、稳步上升。”
为何在苏州?
现在新元素医药坐落于苏州工业园区星湖街218号。提起这个地址,险些没有医药投资人能绕的过。“今年去星湖街218号出差的次数不低于10次,路我都异常熟了。”一位医药投资人挖苦说。
星湖街218号,是苏州工业园区的地标性修建——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前来出差的医药投资人络绎不停,至于缘故原由,先说一组数据:这里累计获批上市新药30多个,13款创新药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累计获得1类新药临床批件562张,66个项目获得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支持;集聚了生物医药企业2300多家,其中上市企业24家,年产值跨越1300亿元………
据中国生物手艺生长中央2022年11月宣布的调研讲述显示,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在天下211个生物医药产业园中稳居第一方阵,综合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手艺竞争力、人才竞争力指标均压倒一切。
很难想象,这样的数据苏州仅用了十五年。2007年6月27日,在苏州一片稻田和荒地的独墅湖边,被称为“生物湾”(BioBAY)的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正式开园。投资人和创业者都亲热地称之为“b 村”。
“b村”从一最先就瞄准生物高科技的初创公司或刚起步的公司,“专注做创新创业企业的孵化”。生物医药界有这么一个说法——园区生长看长三角,药物生产看药谷(张江),生物创业来biobay。
为了吸引全球医药创业者,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曾向全球人才喊话,“你只需要一个背包,其他包在苏州身上。”2007年,苏州元禾控股有限公司由苏州创业投资团体改组确立,认真人接到的义务是,只要人才项目能通过严密的专家评审,成为苏州工业园区的领军项目,元禾马上跟进投资,做合资人。据领会,元禾控股对入驻“b村”的早期企业,投资比例最高的时刻到达70%。
于是,全球的医药顶尖人才络绎不停。谈及为何会选择苏州工业园区,史东方曾直言这对公司来说是一次时机。“我们去做这件事,集聚了天时、地利、人和。”
“决议来苏州创业,是被一封封往来的邮件所折服。”盛世泰科首创人、CEO余强曾公然聊起,那时在美国,自己通过邮件向当地政府咨询创业问题,收到的回复不仅英语很流通,专业水平也很高。去年,盛世泰科研制的首款国产特立氟胺片上市销售,为海内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用药带来新选择。同时,盛世泰科还拿到了苏州园区科创基金、和润至成基金、嘉睿资源,卓璞资源,泰富远见,鑫睿创投等苏州内陆创投多轮融资。
另有信达生物。2012年信达生物入驻“b村”,5个月后便拿到了礼来亚洲基金领投、富达跟投的3000万美元b轮融资。现在,信达生物在港股上市,其与礼来公司配合研发的首个国产pd-1单抗药物达伯舒销售加速,已成为中国创新药领域的标杆企业。
时至今日,“b村”已形成了创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生物手艺三大重点产业集群。已往的几年时间里,信达生物、基石药业、博瑞医药等二十余家企业,陆续“抢滩”纳斯达克、港交所和科创板。
“昔时的种子着花效果了。”医药产业是一个极需要耐心和资源陪同的产业,苏州工业园区15年的全心培育,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
放眼整个苏州,生物医药被苏州视为引领未来生长的“一号产业”。短短十余年,苏州的生物医药从险些一张白纸到达了今天的三千亿产值,一家家初创型生物医药企业在苏州生根发芽、茁壮发展。对于生物医药产业的远见结构,不仅塑就了生物医药产业园,也让苏州打开了时代新大门。
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