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龄考研人,掉进另一个「内卷」大坑-外盘期货
面临职场的猛烈内卷,心生倦意,或者有意逃避,许多年过30岁、35岁的职场人,期待通过考研,积攒新能力,寻找新跳板,跨入新赛道。
不外,这些大龄考研人很快就发现,他们掉进了另一个*内卷的天坑。
最近几年,考研人数连续攀升,从2015年的165万,激增到2023年的474万。2024年虽然回落到438万,然则内卷的本质似乎并没有改变。
更况且,2024年研究生录取率只有20%左右,这意味着每10人中,就有8人面临着落榜。
33岁的文刀就是其一。
此前,她兜兜转转于媒体行业和公关公司,“都是斜阳产业”,她看不到出路。2023年下半年,心生倦意的文刀选择裸辞,全职考研。为了准备今年的研究生面试,甚至不惜从山东飞到深圳,最后仍以一分之差遗憾落榜。
一番折腾之后,职场断档、囊中羞涩的文刀被迫走了转头路,“我现在入职了一家新媒体公司,收入寥寥,先拼集着吧”。
至于要不要二战考研,刚刚失败过一次的文刀有点打鼓,“先攒点钱,半年后再说吧”。
今天,我们将镜头瞄准大龄考研人,他们事实为啥要逆向大龄考研?备考时代遇到哪些难题?生涯泉源若何保障?在这场无声的考研赌局中压下筹码,这一切的起劲都值得吗?
大龄考研人,期待“桃花源”
“我发现我从来没和18岁的自己息争。”
司念念从小学习成就优异,惋惜高考施展失常,和梦中情校北大失之交臂。
每年高考,是一年中司念念最忧伤的几天。
就像是结痂的伤口每一年都市被反频频复揭开,一次比一次疼。
恰好她那时刚从上海裸辞,回到老家小县城,延续的熬夜加班让她的身体熬不住了。
突然休息下来,司念念的过了几天恬静的日子,然则很快,她便以为浑浑噩噩,失去了对时间的把控感,身体疲劳无力,天天在看影戏刷剧刷微博刷小红书中渡过。
一天她突然刷到了【垫底辣妹】的影戏,重新点燃了对考研的热情。
她想要重启人生,重新夺回对时间的掌控,填补18岁的遗憾。
对全职宝妈景星来说,考研是对乏味生涯的反抗和呐喊。
景星身世金融圈,生娃后选择回归家庭,日子围着孩子、老公转。和老公的交流越来越少,也逐渐与社会脱节。
她的生涯被茶米油盐和孩子的屎尿屁填满。体贴的不再是行业赛道公司估值,而成了今天超市纸尿裤和鸡蛋大促销。
每次当老公兴致勃勃谈起一个社会热门的时刻,她除了颔首之外,也谈不出什么其他的看法。
这和以前在争执场上慷慨陈词、在职场上勇往直前的她完全是两小我私人。
她莫名的感应畏惧,也患上了产后焦虑。
她希望通过考研,来重新找回谁人神采奕奕的自己。
一直以来,马菲都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涯。通俗的长相,读了通俗的二本,找了个通俗的行政事情,日子就这样一直通俗着,似乎一眼望到头。
于是30岁的马菲,决议起义了一把,GAP了整整一年,想要去体验越发精彩的人生。去西藏徒步、去外洋蹦极、去尔滨吃冻梨、去淄博烧烤……
日子过的是精彩特殊。可是想要再回归职场的时刻,发现简历投出去基本都是“已读不回”,仅有的一个面试照样并不靠谱的销售,底薪只有1300。
“在海内只要GAP过,找事情似乎就被判了死刑。”马菲很无奈,然则对残酷的现实欲哭无泪。
考研,似乎成了她的*解。
远超预期的意外和难题
结业快十年,司念念专业课相关内容完全忘得清洁。“你现在让我来给新闻下个界说,我都说不出来几个字。”
一切都要重新再来。
甚至,身体素质和影象力都大不如前了。
司念念之前加班的职业病,久坐的话腰疼、颈椎疼。
原本想着先把流传学的400个名词注释抄一下,最少混个脸熟,没想到,写了一千多字,就累的手疼。小时刻写作业磨起来的茧子又微微泛红,感受有了新的活力了。
司念念忍不住跟家人吐槽,“我这是出师未捷手先废。”
(番茄时钟计时学习时长)
30岁的老腰支持不了久坐,司念念只能调整学习设计,像中学课堂一样设置番茄时间45分钟,休息20分钟。每学习一个番茄钟,得躺在床上歇一会,要否则腰受不了。
相对照身体的疲累,刘佳华要遭受的更多的是来自于怙恃无声的压力。
“我爸妈虽然外面上并没有阻止我考研,但我知道他们以为我不理智。“刘佳华很无奈,事实,在一向传统的怙恃眼中,有一个稳固的事情,早点娶亲生子,才是人世正道。
他们会默默的给刘佳华转发,当地县城的事业编报名新闻,或者是旁敲侧击说,XX亲戚家的表弟表妹娶亲了。
刘佳华一样平常笑着搪塞已往,要不就置若罔闻,专一背书。
小林遇到的问题更让人头大, 原本选了个末流985,就是由于看重了学校录取的人多,效果上来就遇到了缩招,原先录取100人,现在只剩下45。
活生生被砍掉了一半的人,也直接砍掉了小林一泰半的热情。
更让小林抓狂的不仅是缩招,而且参考书也换了两本,相当于之前的所有起劲全都付之一炬。
小林一边默念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一边默默流泪下单另外两本书。
考前遇到问题,更是十分的搞心态。譬喻石晶在报名的时刻,差一点就放弃,由于准考证照认证失败。
现在大部门省份确认都是线上举行,需要提交身份证照片和本人手持身份证照片,按理来说没什么大问题,可偏偏对比的是昔时大学结业证上的照片。
“谁能和10年前长的一样啊?”石晶简直要疯了,刚结业的时刻自己只有105斤,现在自己是个160斤的胖子。原先的瓜子脸也酿成了双下巴,眼睛也被肉挤成了一条缝。
原本石晶专程画了个淡妆去海马体照证件照,为了未来读研时代有一个美美的照片,没想到审核没有通过。
石晶着急地在网上寻找解决方案,有小同伴分享自己乐成履历——不要美颜,不要带妆。*用手机前置相机拍,越丑通过率越高。越来越多的人验证这是有用的方式,可是石晶一遍遍摄影上传,一遍遍验证失败。
第12次失败后,石晶忍不住给上海招生办打了电话,很直白地说自己比十年前涨了60斤。招生办的先生也很无奈,由于往届生照片必须先经由AI智能比对,才气经由下一步人工审核。然则现在石晶被卡在了*关 。
“AI识别不外,你可以用AI合成啊。用邪术打败邪术。”在同伙的提醒下,石晶用AI照相馆天生了自己的“AI证件照”。步骤很简朴,只要上传十几张自己大学刚结业的照片再加上几张近照,AI小程序自动天生。
商场最贵「土特产」,狂揽14亿
看着眼前这“既像又不像自己”的AI照片,石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上传考研报名确认。
“认证乐成。准考证照片上传乐成”石晶长舒一口吻,然则随即又忧郁起来,万一考研当天被拦在科场外怎么办。
石晶用AI比对自己的现照、身份证照片和准考证照片,效果现照和身份证照片相似度85%,身份证照片和准考证照片相似度85%。本人和准考证照片相似度只有70%。
为此,石晶特意在考试当天随身带了自己的结业证,提前准备好一段注释说辞,想要提前先做好准备以防被卡。
考研当天,入场安检时,石晶都市特意注释一下,自己长胖了。幸亏,有惊无险。虽然,本人和准考证照片相似度不是很高,然则监考先生在划分对比了本人和身份证,身份证和准考证后,就被允许进场考试。
囊中羞涩,全职和在职两难全
大龄考研,必须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钱。虽然重归学习角色,然则仍然要生涯。房租、用饭、生涯用品、温习资料,甚至是指点班、自习室……一样平常支出难免,那么钱从何而来呢?
吴开园以为纵然准备考研,也不能断了收入泉源,以是她选择的是在职备考。以是她除了天天晚上下班抵家晚八点到十一点的学习时间外,只能抓紧一切时间“见缝插针”学习。她将专业课条记电子版导入到微信心书上,然后行使上班通勤的时间来“听书”。在公司,开一些无聊的大会时,插空背几十个单词。
司念念心安理适合起了“全职女儿”,吃住都在家里。决议考研之后,她跟怙恃很好的相同了一次,想要趁着自己另有冲劲儿的时刻,再拼一把。司念念从小生涯在一个民主的家庭,她的决议获得了全家人的支持。
三十岁在家啃老,司念念也欠美意思,就跟怙恃说,自己可以做饭。可是这厨艺着实是难以捧场,便肩负了每顿饭刷碗的活。从小,司念念最憎恶的事就是刷碗,然则现在每次都洗得干清清洁。
用劳动换房租,司念念在抚慰自己。
同样是在家全职备考,一直好体面的小王着实是难以再向爸妈张口要钱。
以是,她选择去夜市摆摊。从1688和拼多多上进一些廉价悦目的小饰品,天天晚上摆2个小时,好的时刻能有一百多的收入,虽然和自己告退前月入过万的收入没法比,然则买点生涯用品、学习资料的钱是足够了。
何灵微则选择了回到农村奶奶家备考,没有什么社交,也没法点外卖,这样生涯成本更小。以是破费基本上也就是思量资料的一些破费,她就承袭着,“坚决不报班,也坚决不花冤枉钱。
她的考研经济账本一摊开,除了报名费200之外,只买了两本英语的历年真题和30块钱的网课视频。
和何灵微差异,虽然也是脱产备考,然则事情前几年,杨雅手头攒了10万块钱。
这次考研是抱着必上的刻意,以是他花了15,000块钱报了一个1对1保过的指点班。杨雅以为这笔钱是花得对照值,最少是有专业的人去给你指导,不必像无头苍蝇一样没有偏向虚耗时间。
马菲另有一笔分外的破费,就是在家周围包了一个考研自习室,一个月是1800块钱。
由于在家学习,诱惑太多,自控力着实是个问题。书桌离床的距离很近,很容易就学着学着就想躺在床上。
然则到了自习室,马菲最少可以做到心无旁骛的念书,事实是花了真金白银,也更有动力学习。
落了考研的榜,上了生涯的岸
小鱼在30岁生日的前一天,收到了清华的拟录取通知。
她动情地写道,
“18岁的风越过了重重山岗终于来到了今天。我依然是*的年数。敬青春,也敬重启的勇气。"
而几年前,和她来自统一个小县城的黄璇,也做出了大龄考研的决议。31岁考研,33岁结业考上北京高校的事业编。
在她看来,人生没有白走的路,若是没有那时决议考研的勇气,她也就没有时机见识到更广漠的天下,开启纷歧样的人生。
固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市乐成上岸。
可是,所有人都上了生涯的岸。
30岁的刘佳华就在考研指点班里熟悉了自己的老公,最先了一段相差6岁的姐弟恋。
虽然并没有考研乐成,然则三观一致,同舟共济的两人迈入新婚的殿堂。一年的时间里,刘佳华解锁了妻子、母亲多重角色。
更开心的是刘佳华的怙恃,一年前还在为女儿任性要考研却拒绝相亲而生气,现在天天抱着小外孙笑得合不拢嘴。
虽然当了妈妈,然则刘佳华照样把自己的感受放在首位。“我从来没痛恨去考研,说不定哪一天我又重新备考。”
另有马菲,谁人说自己在自习室才气学进去的马菲。她并没有上岸,然则,她开了家名叫“上岸”的考研自习室。
“我这人啊,照样喜欢折腾。我看我谁人自习室天天满员。我一琢磨,这事醒目啊。”
马菲是个行动派,说干就干,在小区里盘了个150平的屋子,简朴部署之后,便对外招租。生意火爆得很,一个月回本不说,还赚了小两万。
这不,不到一年的时间,马菲已经从找不到事情的“大龄求职狗”摇身酿成了小老板了,听说下个月就准备开第二家店呢。
而司念念,已经做好了二战的准备。一战她比北大录取线只低了1分,十分遗憾。
(将北大录取通知书作为自己的手机屏保)
“那可是北大啊,岂非就不值得再去奋斗一次吗?”
而且可喜可贺的是,备考时代,司念念一直在社交平台上纪录自己的考研历程和温习方式。一年的时间,不知不觉涨了1万多粉丝。
现在,“考研博主”的身份让她每个月有两三千块的广告收入。
这让她的脱产备考没了“后顾之忧”,也要为自己的北大梦再冲一把。
尾声
大龄考研值得吗?
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单纯算经济账,大龄读研似乎并不那么划算。
一位2023年届Top3名校应届博士生,就痛恨多读了几年书,“我今年博士结业,拿到最高的Offer也就年薪60万,再看看比我早事情几年的本科同砚,现在年薪百万不罕有,手里还攒了几百万,很羡慕”,他向《财经故事荟》诉苦,“要走学术蹊径可以读博,但残酷的是,读完博士进高校也很难。”
而对于职场老炮儿来说,整日制读研还意味着职场的中止。
更况且,现在不少985高校,稀奇是一二线都会的院校,已不再为专硕生提供宿舍,这无疑增添了修业的经济压力。
根据市场价,每月分外的两三千房租,三年下来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读研的总成本可能会飙升至20万。
再来看研究生教育的趋势。近年来,研究生报考人数连续上升,专硕生的录取比例也在逐年提高。从2010年的学硕与专硕3:1的招生比例,到2023年专硕报考人数跨越6成,甚至在清华大学这样的*学府,专硕与学硕的比例已经到达了74%与26%。这无疑显示了专硕教育的日益受重视。
回到职场现实,对于许多专业来说,本科学历加上三年的事情履历,可能在职场上比刚结业的研究生更具竞争力。
而对于试图通过读研,来脱节35岁中年危急的大龄职场人,“读研之后马上快40岁了,更欠好找事情了吧”,这也是文刀的挂念。
然而,人生从来没有尺度谜底,正如那群逆流而行的大龄考研人一样,听10000种声音,但终究只能走自己的路。(本文人名均为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