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0亿投入!2.5万间员工宿舍!京东果真是「别人家的公司」-国际黄金
克日,“京东青年城”正式启动。项目总投入预计将跨越60亿元,设计建起近4000套家电、家具齐全,可拎包入住的员工公寓,包罗幼儿园、影戏院、篮球馆、游泳馆、商业街等休闲、娱乐、健身配套场所配合形成了总修建面积30多万平米的修建群,成为近年来行业*的员工福利投入。
“京东青年城”只是京东体贴员工的一个缩影。从20年前创业之初,京东就始终坚持“祖先后企”,始终关注每位京东人能够收获有尊严感、幸福感和成就感的事情生涯,先后累计投入近500亿元,确立了一套多维度福利关切和人才生长机制,给予员工力所能及上限的关切,让员工日子过得更有希望、加倍美妙。
雪中送炭最暖心——员工损失劳动能力或失去生命,其子女由公司养至大学结业
杨路,2012年加入京东物流,2021年在加入公司的年度体检时,被检查出患上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这是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所致的造血功效障碍,高风险情形下有生长为白血病的可能。医生告诉他,*可能有用的治疗方式就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建议尽快入院接受治疗,同步寻找匹配的骨髓。
高昂治疗用度让杨路一度不敢和家人提起病情,年迈的怙恃因病致残没有劳动能力,杨路的病让本不富足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光是2021年上半年,杨路在上海就住了五次院,一直在寻找骨髓,做移植测试,四处举债治病。
2021年下半年,经由8次配型后,杨路与父亲的骨髓配型乐成,并顺遂完成了骨髓移植手术,但高额的医药费压得他喘不外气。住院时代,杨路向导告诉他公司有“员工救助基金”,可以缓解燃眉之急,并帮他举行了申请。很快,52万“救命钱”到账,杨路终于不再需要为治疗费发愁,心情放松了身体恢复得也更快了。
“员工救助基金”是京东在2010年正式确立的,专门用于缓解员工及直系支属突遭意外或疾病时的燃眉之急。停止现在,该基金已累计投入近亿元,辅助了数千名京东员工渡过难题。十余年来,这个温暖的福利项目不停生长完善,若是员工在任职时代遭遇不幸导致完全损失劳动能力或身故,京东将肩负其子女学习和生涯的基本用度,一直到大学结业;员工直系支属患重大疾病或严重疾病,京东也将扶危救困,辅助家庭走出逆境;而在京东事情满五年的老员工一旦遇到威胁生命安危的疾病,京东将提供不设上限的公立医院医疗费救助;遇到不能抗力因素导致员工家园被毁,京东也会在*时间给予经济支持。2022年11月,京东宣布再投入亿元扩充“员工救助基金”,让员工有了更坚实的后援,确保在任何情形下都不会因病返贫。
回忆起那123天住院和病魔抗争的履历,杨路叹息:“公司无私提供的52万救助金,不仅救了我的命,也让我有了坚持下来的勇气。尚有公司的同事们自觉组织给我捐钱,这不仅是钱,更是无尽的气力。等我好了,还要和兄弟们一起继续奋斗!”
安身立命有保障——辅助超2500位员工置业,天下局限员工公寓超2.5万套
王鸿涛,2012年加入京东,从一名打包员干起,逐渐生长为物流园区卖力人。事情*年,王鸿涛就获得了*新秀员工,从2012年到2015年都是*员工,2017年提升为司理,并获得2017年度最美京东人称谓。2018年10月,他由于家庭缘故原由调回郑州事情,成为了当地亚一某客栈卖力人。那时刻,妻子和孩子在郑州市四周80公里的地方生涯,有时间王鸿涛就开车回家团圆。
2020年,生长快速、事业稳固王鸿涛跟家人设计耐久在郑州栖身,通过申请公司“安居设计”提供支持,他在郑州亚一四周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屋子,有了“安居设计”免息乞贷和公积金保障,置业和还款的压力都不大。同时,在京东的这些年,王鸿涛一直海绵般不停吸收知识,实现自我提升。2014年,他又通过“我在京东上大学”项目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了大专学历。十年生长,置业安家,王鸿涛拥有了稳稳的幸福。
美颜经济消退,美图路在何方
“安居设计”是京东在2012年推出的福利项目,用于缓解员工家庭在指定区域内购置首套房的压力。停止现在,该设计提供的资金支持已经累计到达近20亿元,辅助超2500位员工实现了安身立命的目的。2022年,京东宣布投入100亿元,将该福利迭代为“住房保障基金”,针对包罗全体德邦员工,以及每一名快递员、客服职员下层员工在内的全体京东人,只要他们事情满五年以上,购置家庭首套房就可以申请最高百万元贷款额的贴息支持。
在京东宿迁客服中央,许多员工都来自周边农村,也面临通勤路途远的难题。2017年,京东建成的客服中央二期项目,就将大楼的一部门设计为员工宿舍,每一间宿舍都带有自力卫生间和热水。今年,位于江苏省宿迁市的“京东智慧城”三期也将投入使用,园区除建设一座158米的宿迁*高楼外,还包罗5栋员工公寓,将为京东员工提供2929间精装公寓,以及体育场馆和商业综合体等配套设施。
在遍布天下的京东物流园区,同样也有大量周边城乡的通勤员工,停止今年2月,京东为他们提供了15000多套的免费宿舍,同时还为这些只身在外的员工提供完好的配套生涯服务,甚至将全球着名餐饮品牌也引入了园区。
京东始终坚持追求商业的乐成是为了让企业对社会有价值,但首先是要让为企业打拼的员工过上更有尊严的事情和生涯。从20年前创业之初为员工在北京海淀区六郎庄租下员工宿舍,到现在遍布天下各个职场、物流园区的超2.5万套员工公寓,京东在员工的栖身条件改善上已累计投入超220亿元。
职业生长更通畅——支持近5000名一线员工圆了“大学梦”
宋兆强,在30多年前正该升学的年数,为了妹妹的学费辍学了。只有初中学历的他最先了运输生涯,从卖菜的三轮车最先,到拉建材的货车,最后辗转到了京东物流,成了青岛亚一的一名车辆维修师。厥后,他的儿子宋永旭也加入了该物流园,在分拣中央做运营支持。半辈子为生涯忙碌奔忙,眼看着儿子也最先事情,一切都稳固下来了,随着公司推出“我在京东上大学”项目,宋兆强萌生了上学的念头。
2017年,父子二人一起报名了“我在京东上大学”。宋兆强通常晚上6点下班,宋永旭则经常要忙到晚上8、9点,父子一起上大学的那两年,宋兆强习惯性行使这个时间差把车停在儿子工区门前等他,拿出市场营销试题自习;儿子学的是盘算机专业,他自动把家里电脑让出来,自己则跑去打印店把资料打印出来翻阅。经由两年半的学习,家中多了两张中国人民大学结业证,一张宋兆强的、一张宋永旭的,结业时间前后脚,连照片上的人都有着极为相似的“自来卷”。两人不仅是父子,也是同事,还成了大学同砚。
收到结业证那天,宋兆强在同伙圈郑重宣布自己的新学历,初中同砚说“宋哥你厉害了,现在文化水平比我还高了”。宋兆强实现了自己的念书梦,而宋永旭的获得感则加倍直接。在读时代,他被调四处置异常订单的岗位,书籍知识被现学现用。
“我在京东上大学”是京东在2014年推出的项目,主要是支持一线员工深造,为成就优异、家庭难题员工提供助学金。停止现在,通过该项目提供的支持,已有近5000京东员工圆了他们的“大学梦”,其中2000余人已获得更高文凭。“我在京东上大学”项目的推出,让通俗人纵然在普通岗位上也能“学有所成”,成为京东支持员工职业生长、起劲推动高质量就业的*诠释。
此外,数十万京东员工的事情地址遍布天下,其中大多数一线员工都能实现就近上班,而对于许多职场和园区上班的员工来说,就近租房和早晚通勤的压力也成为京东最为悬念的事情。为此,京东组建了民营企业中规模*的通勤班车服务,天天早晚,200多辆班车从北京各个区以及环京区县近千个站点往返于京东总部,每年为240多万人次员工提供全天候班车通勤。除了北京总部,上海、成都、宿迁、深圳等区域总部的班车服务也相继组建起来。同时还通过网约车平台相助,每年保障了近10万人次员工出行。
20年来,从三尺柜台到拥有55万员工,京东始终坚持一个质朴的商业逻辑:企业对员工好,员工才气用至心去服务客户,客户才气用信托回馈企业。至心对员工好,就是站在员工的角度去思索,不仅要为他们提供一份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完善的社保,更要时刻关注员工的所想所需所急,在生育、安居、子女教育等要害时刻,通过“住房保障基金”、“员工救助基金”等分外保障,给他们提供实着实在的辅助,让每一位京东员工把日子过得更好,对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