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15日任命爱德华·菲利普担任法国总理之后,北京时间周三(5月17日),法国公布了新内阁名单。法国保守党议员布鲁诺·勒梅尔(BRUNO LE MAIRE)被任命为法国财长。尼古拉斯·于勒(NICOLAS HULOT)被任命为法国经济部长,古拉德(GOULARD)被任命为法国国防部长,萨尔内(SARNEZ)被任命为法国高级欧洲事务部长,勒·德里安(Le Drian)被任命为法国外交部长。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这位法国新财长布鲁诺·勒梅尔,他是中右翼共和党的所谓“第三人”、曾主管欧洲事务,最重要的是,他呼吁过就重新定义欧洲一体化项目举行公投。
作为一名改革保守派,勒梅尔非常熟悉欧洲事务以及擅长处理法德关系。有分析认为,马克龙选择勒梅尔是为了推动欧洲一体化的进展,也是为了争取更多议会席位作铺垫。尽管马克龙当选了法国总统,减弱市场对法国脱欧的担忧,然而马克龙能否在6月国民议会选举中争取多数席位仍是未知,他进行“欧洲改革”的宏图大计遭遇不少困难。
在英国正式启动脱欧程序之后,稳住欧盟成为了法德的重要任务,但目前这位新任法国总统关于重振欧元区的想法被德国官员认为过于激进,毕竟难民危机、英国脱欧、德国大选等一系列问题都还未解决,如今谈及对欧洲大刀阔斧不太合适。
去年5月,勒梅尔曾在《世界报》上写道:“欧洲再也不能让我们拥有梦想。法国必须治愈2005年公投留下的伤口。” 那次公投中55%的选民反对《欧洲宪法条约》。许多评论员将那次公投视为法国和欧洲近代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刻。
有分析指出,马克龙选择了一位曾经主动就欧洲一体化公投的新财长其实并不意外,双方都有着改革欧洲的共同意愿,只不过未来这位财长会否提出更激进想法仍未知。当前,法国乃至欧洲面临的危机并不少,德国《每日镜报》曾评论称,马克龙当选也不会改变积蓄多年的欧洲危机,而且欧洲仍面临着民粹主义的阻碍。
本月15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前往德国开展了上任以来的首次访问。马克龙这次带着一份“欧洲改革”计划前去,在德国国内引起了争议。有些德国官员担心,欧盟各国的发展程度不同,对推动欧盟一体化的意愿也有强弱之分,如果某些国家拒绝进行改革的话,最终可能会由德国来承担后果,比如会承受更重的财政负担。